航运   |   造船   |   海工   |   游艇   |   港口&物流   |   大宗贸易

知海观点

zhihai Views

知海观点
2020年巴拿马型散货船航运市场分析
来源:知海智库 | 作者:知海智库 | 发布时间: 2020-10-22 | 25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国际煤炭贸易受限,但强劲的粮食需求仍然对今年巴拿马型散货船航运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强劲,受益于汇率因素和创纪录的粮食丰收,今年巴西对中国的大豆月度出口量多次创下历史新高。

尤其是8月份,美国粮食出口的租船需求比预期更早、更强劲。作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承诺以比2017年基线高出近50%的价格从美国采购农产品。数据显示,8月中旬,美国到中国的粮食运费达到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为45美元/吨。自2019年9月以来,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大西洋往返航线(P1A)收益首次超过2万美元/天。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运费迎来一次大幅调整。9月14日,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大西洋航线运价跌至1万美元/天以下,而美国的粮食运价也在一个月内下跌5美元/吨(相当于每船33万美元)。黑海和巴西的粮食季结束后,美国强劲的粮食出口难以填补黑海和巴西减少的粮食海运需求。此外,9月份市场目光从巴拿马型散货船转向价格更低的好望角型和超灵便型散货船。

虽然10月初好望角型散货船的运费达到13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接近35000美元/天,但真正决定航运价格的是基础性因素,美国出口粮食的程度和中国何时将放宽煤炭进口配额,将是影响第四季度巴拿马型散货船市场的关键因素。

在粮食贸易方面,美国对中国的新大豆出口额超出预期。截至9月底,美国2020/21销售年度的大豆承诺出口额达到3550万吨,较上年增加2330万吨。其中,中国的承诺总量为1920万吨,占总量的54%;而部分未知目的地(可能是中国)的总量达1010万吨,占总量的28%。中国极为可观的大豆压榨利润率为进口需求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最终将使大豆贸易回归到贸易战前的规模,美国的粮食出口将至少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据IHS Markit预计,美国玉米和大豆的综合出口将在11月达到1400万吨的峰值。

在煤炭贸易方面,尽管印度煤炭进口需求大幅回升,但中国对煤炭进口依然管制,且四季度放宽管制的可能性很低。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8%,是自2019年最后一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由于好望角型和巴拿马型散货船之间的运费价差在10月初显著扩大,预计短期内巴拿马型散货船在煤炭运输市场的份额会增加。据IHS Markit测算,好望角型货轮费率将再次下调。

从运力供应来看,有大量船舶驶往巴拿马运河,足以满足美国海湾地区的粮食运载需求。此外,在中国港口停泊的巴拿马型散货船数量在8月达到顶峰72艘,10月初下降到52艘,也足以满足北太平洋地区的粮食运载需求。

综上所述,短期内美国对中国强劲的粮食出口、印度煤炭需求的提升以及从运费相对较高的好望角型货船分流的货运量,都将对巴拿马型散货船的货运起到支持作用。但考虑到中国对于煤炭进口的监管等因素,预计年底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市场形势依然不容乐观。